古代中国:古建筑中处处存在的人居智慧,你知道多少?

兴趣   2024-04-22 14:49   65   0  

c83d70cf3bc79f3db7307d9e469a071c738b2910.jpeg@f_auto?token=7da05eaab7213071d8b04de0c90ed6f9

历史悠久以来,“衣食住行”四大元素一直是社会稳定发展的根基。

特别是“住”所代表的住宅,不仅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基础,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。

尽管“年年岁岁花相似,岁岁年年人不同”,人类对于居住的需求却是历久弥新。

86d6277f9e2f0708adabd1d8121f7294a801f202.jpeg@f_auto?token=3a71a8606e17a1f28e3b2d0ef9c954aa

随着时代演进,建筑行业也紧跟时代脚步,现代住宅的舒适和便捷,与传统住宅相比已有了质的飞跃。

fd039245d688d43f42e8e0f6812518160ef43b3e.jpeg@f_auto?token=276dc66e86be8eb332447cde012d20ea

但是,住宅作为人类生活的核心空间,无论在哪个时代,对于住宅的基本需求如防火、抗震、防洪、防盗等都是恒久不变的。在技术相对简朴的古代,中国的传统建筑就在这些方面做到了巧夺天工。

甚至在没有电力的古代,通过建筑设计就能实现冬暖夏凉的生活环境。

尽管现代住宅取代了传统住宅是一种趋势,但传统建筑中蕴含的智慧和文化价值是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。

本文将与大家探讨古代建筑和传统民居中蕴含的居住智慧。

传统民居“地坑院”

fd039245d688d43f6e158547862518160ff43b94.jpeg@f_auto?token=79aa172fe57ba1c49cd52043ae519a0a

地坑院,亦称为天井院,是古代居住方式的一种遗存,俗称为中国北方的“地下四合院”,据悉已有4000年的历史。这种建筑在河南三门峡陕县、山西运城、甘肃庆阳以及陕西的部分地区广泛存在。

它是中国北方城市中一种独特的住宅形态。

抗震安全:“墙倒屋不倒”的中国传统建筑智慧。

中国古代建筑的抗震能力至今仍让世界建筑界震惊。现代建筑虽然外观美观,结构先进,但在抗震性能上还有不小的差距。

“墙倒屋不倒”形象地体现了古代木结构建筑的防震特性,是古代智慧的体现。

中国许多古建筑历经千年风霜仍屹立不倒,成为世界范围内研究的焦

点。

其中,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是抗震能力的杰出代表,经历多次大地震考验而安然无恙,已成为建筑界的标志性成就。

908fa0ec08fa513ddbc437ecc1569ff6b2fbd964.jpeg@f_auto?token=64ad43367e6ffb8728e134e0b42f5110

图片来源:网络

5bafa40f4bfbfbed520336a483cb3d3baec31f58.jpeg@f_auto?token=8531ca9170e80efebd26412c7c2082a2

应县木塔现状(图片来源:网络)

北京故宫是另一座展示中国古建筑智慧的杰作,是世界上最大、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古建筑群之一。

a6efce1b9d16fdfa1bbce6a748b4465995ee7b74.jpeg@f_auto?token=1c598b99a11e0151138d22cb6909ed2e

客家土楼,以其独特的木质结构和土楼的坚固性,表现出极好的抗震能力,成为“江南紫禁城”的象征。

7aec54e736d12f2ec912d689b4f91f6f84356889.jpeg@f_auto?token=277068acf135c04b8cf386eeddf3d177

aa18972bd40735fa0976572a636ac5be0e24086c.jpeg@f_auto?token=c968da04720b4568308405db3a6f80fb

永定土楼(图片来源:网络)

古代建筑的抗震主要通过榫卯结构、木柱支撑和石制台座等工艺实现,这些技术展现了中国古建筑的非凡智慧。

2934349b033b5bb5c46c9166cde81f34b700bcbc.jpeg@f_auto?token=88bb589275d791b24ca6180546be3ddf

3632225d82db9217522b2cf054a3cc86.gif

丽江古城的木结构房屋在地震中几乎未倒,验证了古代建筑的抗震特性。

e7cd7b899e510fb3f322670a22080298d1430c39.jpeg@f_auto?token=f8e741bb50787826df9da56b1213647e

(丽江地震摄影记录)图片来源:昆明信息港

中国古代的榫卯结构不仅是建筑技术,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精髓。

遗憾的是,随着时代发展,这些传统技艺逐渐消失,但它们的价值仍值得现代建筑界学习和继承。

避雨排水:古建筑屋顶设计中的智慧

472309f7905298228f87705c2cf1b1c60b46d447.jpeg@f_auto?token=73d1529685f3bdb4d3f0f09eb9963467

1f178a82b9014a9066aadc4e524cf31fb21bee73.jpeg@f_auto?token=cee4433d99fd2d7e12aabb522236d9b4

古代建筑屋顶的设计与17世纪伯努利提出的“最速曲线”高度重合,展现了古人对于防水设计的深刻理解。

8601a18b87d6277ff5e8e1cdd303d53de824fc13.jpeg@f_auto?token=8ad01af659f4a8339ed64bd9278143bb

最速曲线实验(图片来源:网络)

241f95cad1c8a786943fe8029b32033070cf506a.jpeg@f_auto?token=e71dac5b5985d08a6a138fe2cd2dcaff

d788d43f8794a4c258c635bdf5cfd1d8ac6e390c.jpeg@f_auto?token=1e3f3065ab3488286e75fe4708cc834b

这种设计让雨水迅速离开屋顶,减少了对建筑的侵蚀,体现了古人对建筑功能和美学的双重追求。

冬暖夏凉:古代建筑的自然舒适

古人通过建筑设计实现了无需现代设备就能享受“冬暖夏凉”的居住环境。

富裕阶层的住宅通过高楼、深宅、大院的设计,以及穷人的土房、窑洞、地坑院等,利用自然材料和结构特点,创造了适应四季变化的舒适环境。

7acb0a46f21fbe09e44207a1905bc63e8744ad35.jpeg@f_auto?token=884cc1c4d2fe4735f12ce70606f85d90

火炕等传统取暖方式也是古人智慧的体现,展现了古代建筑在舒适度方面的考量。

防火防盗:古建筑的安全设计

古代建筑在防火和防盗方面也有着独到的设计,如马头墙的使用、门栓和锁的设计,以及围合式住宅和弧形围墙等,体现了古人在居住安全方面的深思熟虑。

d01373f082025aaf4593013300d66169024f1a6a.jpeg@f_auto?token=280a69e9d517e453ba1bef4863dc085e

这些古代建筑的智慧和技艺是中华文化宝贵的遗产,值得我们继续探索和传承。

a8ec8a13632762d0893879955cd7c2f7513dc664.jpeg@f_auto?token=8681034161bbf8e5ce1e805c0035ccea

希望这篇文章能带给大家对古代建筑智慧的新认识,欢迎大家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意见。

https://baijiahao.baidu.com/s?id=1794934333842173325&wfr=spider&for=pc

博客评论
还没有人评论,赶紧抢个沙发~
发表评论
说明:请文明发言,共建和谐网络,您的个人信息不会被公开显示。